【推荐】诚信的演讲稿汇总5篇
演讲稿的写法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在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诚信的演讲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老师告诉我们说,诚信是一种美德,是良好的修养,更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论语》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讲,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根本谈不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经常在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公益宣传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中就有——“诚信”一词。说明不仅古人强调,即便现在和将来,对诚信的要求,只会更严格、更全面,永不过时!
可令人痛心的是,近些年,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些不良商家,为了黑心钱,他们造出了“劣质奶粉”、“皮鞋果冻”、“苏丹红鸭蛋”、“新型地沟油”……,不断地挑战着人类道德和良心的底线。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不仅没有得到老人及其家属的一句感谢,反而被讹为肇事凶手!有人困惑了:这个世界怎么了?诚信到底去哪儿了?
但大多数人仍坚信,墙角的阴暗永远抹杀不了太阳的光辉!看,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我的身边,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们正用他们的行动默默地传播着社会正能量,用自己的诚信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
还记得“信义兄弟”吗?20xx年年关,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放到农民工手中,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全部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后事,便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工钱一分不差地送到60余位农民工兄弟的手上。
当然,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刘绍英,公司董事长,始终把“以诚为本,以信立业”作为经营理念,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过程中,坚决信守承诺,帮助农民致富;“良心油条哥”刘洪安向社会公开承诺,坚决不用回锅油;“诚信赢天下”的尚金锁,三十年只专注干好一件事——国家储备粮食的检验保管……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大爱诠释着诚信的力量。
身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将老师与家长的教导刻在心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拾到东西,主动交公;犯了错误,勇敢承认;与人相处,以诚相待……
记得上学期,我和妈妈在白塔公园旁的一家书店买书,选中了一本课外书和一些文具总计36元,妈妈付给店主阿姨50元,阿姨随手从钱包里面拿出64元,递到妈妈的手上,我和妈妈都觉得愕然。妈妈望着手中的钱还没反应过来,我赶紧对那位阿姨说:“阿姨,您找错了,给你的是一张面值50元的纸钞,只要找14元就行了,这多找的50元还给你。”
这时阿姨才晃过神来,接连道谢,她以为妈妈付的是百元钞票呢。心存感激的阿姨连连夸赞我和妈妈都是好人。回家的路上,妈妈还就这件事情和我展开了讨论,我们都觉得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每个诚实的人都应该做的。想到店主的感激和赞许,回想着这简单的善举也会为社会传递出些许的正能量,我们的心情如阳光般灿烂。
在我心中,诚信,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诚信,是冬日里的傲雪红梅,让人敬畏。在心底里,我默默立下誓言——与诚信同行!
作为一个中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都牢记于心,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与目标。在我看来,我们中学生最需要做到的,便是诚信二字。
鲁迅先生曾说过,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在现代,诚信,早已成为了一个人,一个集体以及一个社会的评判标准。
二战前夕,德国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信托公司叫巴比纳信托行,专为顾客保管贵重财物。战争爆发后,人们纷纷把财物取走,他们老板也早已逃之夭夭。可是,一名叫西亚的员工确认在清点,并发现了一颗价值50亿马克红宝石没有被顾客领走,于是她替顾客保管着宝石。无论战火有多惨烈,家庭有多贫困艰难,西亚仍旧保存着红宝石——直到交还给了那位顾客的亲属。西亚的诚信感动了许多人,而之后柏拉图信托公司通过竞拍,更名为西亚信托公司,人们对十分信任,交易量一路攀升。
诚信,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能为你带来名誉,赢得他人的信任,而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当在诚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才有实行的可能。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该如何让自己变得诚信,并时刻以此作为自己的'底线呢?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害怕自己会被老师批评,于是就谎称自己的作业没有带到学校,而不是向老师说明,自己的作业由于什么原因而没有完成。所以,勇气是诚信的一大保障,无论在诚信之后的结局如何,都要有勇气去承担,去负责,我们才可以越来越有诚信。
其次,想要做到有诚信,还要做到实事求是,不颠倒是非。而实事求是也是诚信的基础。坚持以事实为自己的依据,而不因为自己的感性战胜了理性,而丧失了自己的诚信从而信口开河。
诚信为人,是每个人的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行事准则。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自己更加有诚信,共同建立起诚信集体,诚信社会。少一点谎言,多一点诚信,就可以让这个社会更加可靠,更加美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本周我们将迎来这学期的期中考试,想必各位同学都早已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总复习的方法:
首先,全面系统地复习。划分主与次,根据自己平日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出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这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这就像撒网捕鱼一样,撒得越大捕到鱼的机会也越多。
然后,重点深入复习。这一轮不用面面俱到或贪多求全,而要抓住要点。要通过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一般性的知识。这是总复习的关键阶段,也是重点所在。
诚信考试演讲稿500字演讲稿接着,综合练习、复习。在基本理论方面,按课本顺序将知识连接起来,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在练习运用方面,要整理习题,力求找出规律和各种练习间的联系。并为应考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提醒大家一点,考试只不过是检测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如何,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加以完善,争取今后做得更好。因此,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诚信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最后,祝同学们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谢谢。
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遇相跟,而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烟云,终会随风而逝。
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的喧嚣与霓虹灯的艳影淹没了人性的光华,我们不得不为那些失落的品质扼腕叹息。
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浮躁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约,更是心灵的契约,只有用心守护、才能获得幸福的果实。
那些想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婪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当初在党旗下旦旦的誓言,那是行为的约束,更是信仰的直白,一个连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抛弃的人,社会也会最终将他抛弃。
一颗缺乏约束的心灵是空虚的,游离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园的灵魂,失去了根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
一种来自灵魂的声音在呼喊:守住吧——心灵的契约:诚信!
我在书中看到:宋濂爱读书,因为没钱买,只好去借。每次借书都讲好归还时间,人们都愿意借给他。一次,宋濂读到一本好书,就要把书抄下来,但还书的时间要到了。于是不顾夜寒,连夜把书抄了下来。白天,他把书还给人家。人家看到还是那么好、那么完整的一本书,就对宋濂说:“你还要看什么书,自己挑!”后来,宋濂成了一代文豪。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是为人之本。只要我们信守承诺,就能得到更大的“财富”。不是说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吗?所以“上帝”给了那个身无分文的人一筐“诚信”。因为诚信创造了财富。只有恪守诚信,“财富”才会源源不断地到你手中!这时候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就那我来说吧!那一次,原本与姐姐约好去陶庄。可早上天气一点也不好,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本来我想:下雨嘛,姐姐应该不会等我了,我就不去了。可转眼一想:万一姐姐在等我哪,我不是让她白等了吗?我还是去比较好。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真是这样。
我匆匆忙忙地去了,发现姐姐正等着我哪。嘿嘿,雨也停了,于是我和姐姐去镇上兜了一圈。一路上尽是欢声笑语。那一天我收获的是快乐。
所以,朋友,记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了诚信,不管你的人生是否够精彩,你都成为一个为快乐的人。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诚信都是天大的事,奈何儒家思想发源地中国,尤其大陆,现在却天天在念叨诚信缺失?我看问题很简单:社会发展阶段而已。
诚信两个字其实很简单。
“诚之者,择善固执之者也”。诚,就是坚守信念,没完没了,打死都不动摇。
人+言为信,所谓“言必信,行必果”。你说出去的话,是你建立信用的开始。你说的话能不能落实,能不能每次都落实,我们会评价你,这叫做声望,是信用的达成。所以,啥都不说的人,没信用可言。说了办不到,或者说了不办,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就是言而无信、失信、奸诈之辈了。
失信,可原谅和不可原谅的
那么,失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原谅下?有两种。
一种,是孟子认可的失信:“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人把这理解为领导干部可以有不讲诚信的特权,误解!其实,孟子的本意是,如果是涉及大道义的事,可以不讲究小诚信。比如战争双方的卧底,不能说实话,而且打死也不能说。亲人癌症晚期了,可以不用讲实话……基于大爱的善意谎言,可也。
另一种,就是平头百姓,或者生活太艰难,或者被强权者压迫、逼迫太甚,没办法,如孔子说的“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所以,孔夫子的治国理念,非常重视一个逻辑:首先要“富之”,然后赶紧“教之”。
除了这上下两端,其他人、其他情况,就绝对不可以不讲诚信喽。
信,是底线
作为个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作为国家,“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作为管理者,“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作为建言献策者,“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总而言之,没信用,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中国历代讲究的诚信精神,比之西方舶来的所谓“契约精神”,高大上的太多啦。契约是书契合约,即合同,可以再找个公证、旁证什么的。俩人签字画押,按合同办,当然也可以按合同的约定来毁约。而中国人的诚信呢,是一言九鼎,说了就得算,打死也不能改。所以,才有尾生抱柱、季布一诺的故事。
当然,对于文化底蕴有待丰富的人来说,契约精神也可以讲讲。讲了之后,再升级到诚信精神。可也。
信者,圣也!
信,是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之一。道德,即价值观的共识,最牛的道德原则,就是普世价值观了。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很多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简单而言,就是董仲舒所概括总结,而由朱熹命名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
这五常,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中国人的“德商”,其中包括:爱人人爱之的“仁商”;“无为其所不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义商”;敬人人敬之的“礼商”;权衡进退、知人自知的“智商”,还有作为底线和最高理念的“信商”。社会上通常所说的“情商”,只是仁和礼两个字的部分含义而已。
有意思的是,作为文化集大成者的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思维体系与儒家思维整合,以五行对应五德。他认为“信”对应着“土”,土,如同大地和高山,承载一切,又高山仰止,所以,信,是一种神圣的理念。而上世纪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以“仁义礼智圣”对应五行。可见,信,乃是神圣之品德啊。
《易经·系辞》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讲诚信,则近乎圣人。信商高,则可以发财,持续发展。
河北保定有个“油条哥”,名叫刘洪安,把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在招牌上,宣称不用剩油炸油条,实实在在地履行承诺,居然生意爆棚,从一个小小的早点铺发展为连锁店,本人也成了全国道德模范。当然,对这个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十分十分地不赞成!
至于老字号们,诚信都是基本功。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一幅对联用了300多年。上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两个“必不敢”,就是诚信的承诺嘛。
其实,“信”这个字本身,也有表示强调语气的意思:信乎!就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意思嘛。
诚信精神入骨髓,即文化。有诚信文化,必能塑造口碑。口碑,就是品牌。所以,品牌,其实源自你的文化底蕴。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我们的企业家、专家们,罗哩罗嗦的没几个能说的明白。
法治加德教,可再现诚信,积累信商
孔夫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华民族几千年教化,道德标准始终都在,就是由于天时、环境的影响,人心时有波动,所以周期性地需要重建,即“复”和“归”。如今,也一样,中华复兴,必以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基础,目的是人心回归道德。
那么,如何“复”而“归”?需要“克己”嘛。用孔夫子一贯好用的方法,就是“刑政相参,以德以法”,而达到“化民成俗”。就是说,一方面以严格的法治做保障,让人不敢不诚信,另一方面用教化影响人心、提升心智,让人愿意诚信,能够做到诚信,从而笃行诚信。
一、对失信零容忍
授信、建立信用,需要慢慢积累,可如果他什么时候有一块钱的不诚信,请立即开除他,而且把他的不诚信行为永久公布在你的网站上,逼死他。韩国前总统、韩国前国奥足球队员都可以因为失信行为谢罪自杀,我们的人怎么只有畏罪自杀的?
苏州德胜洋楼和山东京博控股,实行诚信报销制度,发票不用领导签字,每次去报销都要宣读诚信誓言,如果有违规,开除没商量。据说,他们实行这样制度多年,没有出过问题。
格力电器董明珠自己说,有一次一位下属上班时间去送父母,回来和她说是送客户,她说,这么正常的事都要撒谎,如果是大事,更不会诚信,所以把此人免掉了。
我们的企业、社会,能不能用最严格乃至于严苛的诚信管理制度和法律?为什么不呢?底线嘛。底线不硬,还叫做底线吗?
二、追究典守者之责
诚信管理,诚信教化,责任在谁?在于朱熹夫子所说的“典守者”。即,企业、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有关诚信的管理者、教育者们。
比如说,我们的很多管理规定都是可以商量的,罚款200到20xx,结果把处罚变成交易,罚你200还是20xx,看你给我什么好处了。我认为,涉及诚信问题的类似法律法规制度,都属于混账规矩。是否诚信,是0和1的关系,不能来个0.5,有了0.5,就有0.1、0.2,还会有0.05……
信,是底线问题。有信应该是常态,不应奖励。奖励了就容易导致有人用来做幌子。所以,我建议:
1,不再搞什么重合同守信用、驰名商标之类评选。这类评选完全是给自己弄好处的路子。好,自有市场给好评,不该用政府部门的信誉为其担保。如果今年评的好,明年又完蛋了呢?
2,有市场监督职能的部门应该一起做个诚信网络,设置黑名单。对不诚信的企业、个人,上黑名单公布,永远市场禁入。
3,对民间守信故事可宣传,但不做任何荣誉评选。我们现在很多部门热衷搞评选,连慈善都评选,按照捐款多少评,这样的评选办近乎无耻。善,是发心,不可在乎是一元钱还是一亿元钱。而拿着慈善做幌子买面子,目的无非是更多欺诈。
信,如何笃行之?
中国人一向强调知行合一,诚信,如何知行合一呢,我认为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博学之,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故我信。
第二层,明辨,则笃信。我信,择善固执。
第三层,信行,即笃行不辍,久而久之,人相信我,口碑、品牌积累中。
第四层,得信,“信则人任焉”。
如此,无论个人、企业、组织、国家,如《中庸》所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