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随笔作文

时间:2024-08-21 13:15:19
精选小学随笔作文三篇

精选小学随笔作文三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随笔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随笔作文 篇1

每次批阅学生的作文是我最头疼的事,那五花八门的幼稚作文让我哭笑不得。有天看了张老师写的《批阅作文的那一晚》,才惊觉一直是自己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于苛刻了。

相比较与张老师批改作文的极致耐心,我批改作文时就显得有些大而化之了。我想如果那个学生的作文由我来批改,估计评语就会是 “中心要明确”、“层次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之类的,这个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会明白我的意思吗?下次会改进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的批语只告诉了他“你的作文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那究竟他需要如何修改才够得上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呢?他又是一头雾水。这样一来平时责怪学生作文批阅完不懂得修改,其实到该指责我自己批语写的不具体形象。

意识到这点,我又开始反思为什么每次批阅作文时与其他老师相比我总是那么苛刻呢?同样的文章看在我眼里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们写的作文一点都不合理。现在想来是我未站在和他们一样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比如有次作文是关于不怕困难的,有些学生写着下雨了没带伞,回不了家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安全回家了。这样的作文我一看就觉得离题了,这何来困难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却对我说,对于学生来说这确实是困难呀,他们这个年纪不可能经历些大的挫折,淋雨、考试失败,与朋友吵架这些在他们的世界里都已经是很大的困难了呀。所以以往自己对学生作文过于苛刻的原因就在于此,未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看了张老师写的作文批语,让我明白要想学生真正明白你想说的是什么,我们在作文批改的时候用语要尽可能地形象、具体和有趣味。用一种儿童腔调对学生讲话,使学生对我们的批评看得清、弄得懂、想得通、有兴趣。比如对一些主题抓得较牢、条理清楚的作文,我们就对学生这样说:“你把×××这件事讲清楚了,老师也觉得好笑!,”“哦,你的星期天生活过得真有意义。”反之,对事情表达不清楚的作文,我们便对学生说:“你在星期天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再给老师讲讲好吗?”,“回家后再去观察一下你养的那只可爱的小乌龟,然后把你感到最可笑、最有趣的写出来,让老师也高兴高兴。”而尽可能避免用一些抽象、笼统公式化,甚至深奥难懂的评语。如“中心明确、层次清楚”、“主题突出、立意明确”、“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内容平淡、枯燥乏味”等词句。

我想在今后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一定要时常想起这些丢开一副“教师”的面孔,贴近他们的想法,这样他们写得有兴趣我也会批得有滋有味。

小学随笔作文 篇2

明天是周末。

不知不觉,又一周过去了。

微信读书里,有文友给我点了个赞。看到那个小红点,打开,是一个小小的红心,这才意识到,这一周,自己居然都没有怎么看书。

阅读半小时可以换1元购书币,软件书架上的书都是用书币换来的。

可此时,看着那个读书时间,19分钟,我有点汗颜。

一周时间,我竟是忙碌的又忘记了阅读。

当然,我并没有真正的忘记阅读。只是我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轻松的碎片化阅读公众短文上,而无意中忽略了更磨练人的长篇书籍的阅读。

越发觉得,读书需要做笔记,最好用纸笔。

否则,看着看着走神,看着看着忘记了书中的内容。

曾经的单纯与专注,已很难得,所以,只能努力地借靠外力。

闲暇时,还是用阅读来包裏自己吧,它让我略带清高的心,有了更好的安全感。

小学随笔作文 篇3

小学作文教学面对的是零起点的孩子,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有法可依的同时又无章可循,说它无章可循因为在孩子来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可以刻意的策划教的过程,可以刻意的营造学的氛围,但我们不能刻意的期许习作的到位,不能刻意的追求成文的效果,小学作文教学随笔。正如太极的以柔克刚以无招胜有招。

好的教学方法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所谓有法可依就是激发兴趣在先,练眼,练心,练脑同步。完成观察积累,感悟,组织表达的整合。只有孩子愿意写了老师的教学才算成功了一半。

兴趣是教学活动中永远的主题。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的世界,欣赏孩子的作品肯定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用文字表达感情的兴趣。

真诚的和孩子交流,诚恳的指出文中的缺点。保护孩子写作的热情培养写作的积极性是不灭的理念。在孩子习作过程中眼脑心的整合互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具体丰富的生活中相互渗透慢慢融合的。

一,在生活中学习观察和积累奠定文字金塔的根基——————打造孩子的慧眼。

孩子的心灵相对大人的要单纯,单纯到能用好与坏,对与错来划分。所以,孩子的作文需要孩子用孩子的视角去发现,用孩子的语言去描述。用孩子的心去感悟。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也不是把大人的发现大人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而是引导孩,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去描述,在生活中留心身边的事物:充实的生活,众多的媒介,书籍,广播,电视,网络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源泉。

我做过一个调查:随机的向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今天你看到或做了什么事?”

一年级:早晨爷爷送我来上学,上完课又接我回家,下午爷爷送我来上学,上完课又接我回家。————8岁孩子的世界就是上学和回家。多简单!

二年级:今天风那么大,早晨爷爷骑三轮带我和姐姐来上学,都快蹬不动了,体育课也没上好。————已能够关注一件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三年级:今天我语文考了第一,光顾着美了,平均数没听好。

四年级:今天哪儿都好,就是美术活动时忘毛笔了,也没画成,这个遗憾啊。——————已经能把自己的体会溶进事件中。

五年级:今天张华欺负四年级的学生,我说他,他还不识好歹的骂我,没素质。——————能明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年级:今天老师找我谈话,还是老一套学习呀学习,其实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任重而道远,可老是这么絮叨,再坚的钢铁也会给弄得金属疲劳了啊。———————社会,科学上的知识也能灵活运用在表达上了。

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观察越来越具体,并逐渐的汇入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们何不给孩子一副有色的眼镜,让孩子带着感情从学步的一年级开始去观察和积累?我带过两界一年级,最初我就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比如:今天谁给你做的饭?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早晨,是谁送你来上学?你想对他说什么?你的衣服是谁给洗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孩子回忆的同时感知亲人的爱学会感恩。然后逐步的扩展记忆范围:你来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在学校里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让孩子习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想到哪儿。再把看到的说出来。养成用眼睛感知世界,简单的表达自己的喜恶的习惯。接下来随着字的认识,词的增多我们就可以换一种形式表达了,把你看到的人或事用笔记下来,可以是简单的两个句子,也可以画一幅画,不必要求词句的精准,不必要求画的质量,只要能让人看的明白就好,作文素材《小学作文教学随笔》。词汇再丰富一些时,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修辞,画剧情式的组画。加一点自己的看法。

到三四年级,识字量阅读量和理解能力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就可以适时的把表达形式放宽,让孩子自由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感受。世界这么多彩涵盖了无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极为孩子创造感受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孩子观察细了积累多了胸中自然就有成竹。

还能想起我刚毕业时的一次作文,当时我带的是四年级,我布置了一篇以麦收为主题的作文,阅稿时我没有能从一篇文章里找到火样的'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我问到孙钊,他的回答着实令我吃了一惊。他说他家没场,也不种麦子。还有很多同学和他一样根本就没有收麦子的经历。

反思之后,才觉出我也被生活隔离了:学校的四角天空下,我记忆里收麦子的情节已经远离我们十几年了。今天,大型的联合收割机代替了人力泼场,轧场,割麦,曝晒,打麦和起场一系列的工序。人们剩的就只是把麦粒搁到公路中间晒了。但于我,十几年前的记忆就像是昨天,甚至是刚刚。所以说用心感受的生活即使经久也不会褪色。当处景时自然就会生情,就会迸发出不可遏止的急于表达的欲望。如果你曾在草地上打滚把心爱的白衬衣染绿;为爬树摘槐花而迟到;在院子挖个洞穴数五步埋下自己的宝盒;得到一套《岳飞传》兴奋的不眠不休的连啃了两天。用手和脚作鬼画符似的画;用粉笔在卧室墙壁上涂鸦;用沙子“埋人”弄得灰头土脸;宝贝似的抱着自己创作的泥塑巡回展览;种下土豆到收获时竟比种子还小;下雨后在和水塘相通的小渠上拦笊篱抓草鱼;上学不走大路偏提着小裙趟水深没膝的柳林;学少年闰土的样捉麻雀;在水坑练狗刨喝好几口水;劈竹竿糊报纸做风筝忽忽悠悠放上天。放羊忘了时间羊回家了人还在逮知了猴;和小伴跑到十几里外的方坑捡贝壳;体育课为了采一把极漂亮的点地梅给老师拎进办公室狠训。。。你还会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那样鲜明的记忆只会叫你愁怎么鲜亮的词句那么不够!

关于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对此,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二,文章高于生活,在平凡中提炼和感悟生活的真善美——————打造孩子的慧心。

人有心所以有感情,文也需有心才能有感染力。所以文心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灵魂所在。作文教学不是刻板的老和尚说教。不能依照大人的意志灌输大人的思想或者看法。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心。我的一个学生胡奇,人挺漂亮,也聪明。可学习成绩却是倒数一二;打架,骂街,撒谎没谁能比的过她。每天到校见我第一句话准是:“老师,我的作业写完了,是我妈妈看我写的。”当检查到她的作业时,本上凌乱且不相干的几个字迹总会戳穿她的谎言;再问:“是你妈妈看你写的?”她眼里含泪:“老师,真是我妈妈看我写的。

真的,老师。”我试着了解她:她的父母做买卖,她和弟弟跟奶奶过。家访时我见到了她奶奶,她奶奶说:“撒谎骂街都是和她妈妈学的。她爸妈不回家是不回家,回家就会给孩子带衣裳再就看孩子成绩骂街。”有妈妈看着写作业对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来说是多美的期待,或许她一切的表象就是对这份期待的最好诠释。如此敏感的心该有多细腻,她该是渴望能得到其他孩子一样的家的温暖与关爱。

也想像其他孩子似的有妈妈看着写作业,给爸爸拉着小手逛超市,拿着老师贴笑脸的画到爸爸妈妈面前换一堆的夸奖。

感情的表达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就像胡奇,把所有的渴求编织成一张温馨的亲情的网,套牢自己。文就如写文章的人怎么能用拘泥的形式定格?所以,不管是散文,诗歌,记叙,议论还是小品,或者就是一个杂感。甚至是不伦不类的说不上体裁来的文字的组合,只要文心是自始至终的,它就会感动看它的人,就不失为一篇好的作品。可能很多人学过课文《祭妹文》,文中的兄长只是絮絮叨叨生活的琐事,可也就是这些看来那么琐碎的记忆,那么生活的文笔,把那份思念与哀伤气氛酿的那么酽,酽的化都化不开。

要打造好的文心就必须具备一颗善感的慧心。但是,慧心不是与生就有的,它是在平时生活的熏陶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所以,孩子的心性在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影响之外,还需数任老师后天的引导。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量:究竟是我变了还是现在的孩子变了。从教以来我总结借鉴整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欣赏我的孩子们,在情与法中给孩子最多的自由。但一段时间以来它突然不适用了。我的欣赏在小强看来好像变成了放纵自己的资本。毕业以来不记得几次是在讲台上讲课,我从来都是走到哪儿讲到哪儿提到哪儿。和孩子交流也习惯了双臂环着孩子的肩颈,唯恐有温情的阳光扫不到的角落。以致几年后,我的孩子高强说:“老师要是还来教我们,我就带着全班去接她”。是家的娇宠惯坏了孩子?还是孩子就是冥顽不灵?不会呀。看他虚掩着门架上笤帚砸人——————他灵的很呀!看他见我生气主动的拿问题来分散我的注意力——————他善解的很呀!看他发现我的手流血了赶紧掏出纸给我捂上——————他心细的很呀!这是一颗多细腻灵动的心呀!或许是母爱太少,或许是为了补偿孩子太少的母爱而给了孩子太多的爱?想到五岁儿子在人前的听话,在我面前的不驯,或许他是把我当母亲?可以撒撒娇?耍耍赖?这样想了。Like my son like every son!孩子还会吝惜他的爱吗?他也会如我爱他一般爱他周遭的人。如我看他一样看他周遭的事。一个人的爱就会感染一群人的爱,拿被爱充斥的灵透的心去感悟人生,领略世界,体会真善美。还用担心抓不到文心吗?

三,文章即生活,生活也文章。在有即是无,无也是有中完成辞藻与感情的整合—————打造孩子的慧脑。

行者无疆,勇者无惧,智者无私。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但这恰就是做人和作文的境

《精选小学随笔作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